一冠名主体与格式规范
1. 代表团与运动队区别
代表团:明确禁止冠名(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规定)。运动队:允许冠名,但需遵循格式要求:格式为“代表团名称+冠名单位名称+项目队”(例如:广东XX集团乒乓球队)。冠名单位名称限制:≤6个汉字或≤12个英文字母。2. 赛事名称使用规则
名称需与实际内容一致,不得误导公众;未经授权禁止使用“中国”“全国”“国际”等字样:仅中央国家机关全国性社会组织主办的赛事可使用;未经国际体育组织确认,不得使用“世界”“亚洲”等词汇。二禁止冠名的行业与内容
| 禁止类别 | 具体范围 |
|--|--|
| 医疗健康类 |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 |
| 烟酒类 | 烟草酒类产品或品牌 |
优德88| 金融风险类 | 网络借贷平台(P2P) |
| 未成年人保护类 | 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 |
| 其他负面内容 | 损害赛事形象违反公序良俗的广告 |
三服装与广告标识限制
1. 领奖服及代表团服装
不得出现非服装品牌的广告标识;自身品牌标识:上衣/裤子各≤1处,每处≤20平方厘米。2. 开闭幕式入场环节
严禁展示赞助商名称或广告标识。3. 比赛服与器材广告
需遵循组委会单项体育协会的专项规定(如尺寸位置)。四赞助合同中的权益保障
1. 排他性条款
产品类别排他:赛事方不得接受竞品品牌赞助(如饮料赞助商可排斥同类竞品)。地域排他:在约定区域内不得授予其他赞助权。2. 反埋伏营销(Ambush Marketing)
赛事方需确保场地“清洁区”无未授权广告;通过法律手段限制非赞助商蹭热度行为(如禁用赛事关联词汇)。3. 道德约束与违约解除
若运动员/赛事方出现丑闻损害赞助商形象,赞助商有权终止合同并索赔。五违规处理与监管执行
1. 检查与整改
组委会需对冠名及广告内容进行现场检查,违规者须立即更换或遮挡标识。2. 处罚措施
拒不整改者:视情节处以警告通报批评取消2-3年赛事承办资格等;严重违规(如危害公共安全):永久限制参赛或办赛资格。六特殊情形应对(赞助合同条款)
不可抗力/情势变更:若赛事因疫情自然灾害等取消或延期,赞助商可主张:
解除合同退费(如英超因疫情退还转播费3.3亿英镑案例);按影响程度部分免除责任(需及时通知并证明)。应急条款:合同需约定赛事中断时的权益调整方案(如广告曝光补偿)。
建议赛事组织者与赞助商在合同中明确上述条款,并参照《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》及单项协会细则执行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地方规定(如广东省赛事管理办法)进行合规审查,避免权益冲突。